全自動砂濾器常見故障有哪些及解決辦法?-杭州鑫凱水處理設備
2025-09-13 點擊量:
全自動砂濾器雖具備自動化、穩定性強的特點,但長期運行中仍可能因工況波動、部件老化或操作不當出現故障。以下按 “故障類型 - 常見原因 - 解決辦法” 的邏輯分類梳理,覆蓋反沖洗、過濾效果、系統控制等核心場景,幫助快速定位并處理問題。
反沖洗是全自動砂濾器的核心功能,故障會導致濾層堵塞、過濾效率下降,常見問題包括反沖洗不啟動、沖洗不徹底、濾料流失三類。
-
常見原因:
-
觸發條件未滿足(如進出口壓差未達閾值、時間繼電器未到預設值,且濁度傳感器未報警);
-
傳感器故障(壓差傳感器堵塞 / 損壞、濁度傳感器污染,無法傳遞真實信號);
-
PLC 控制系統故障(程序紊亂、繼電器損壞,無法接收傳感器信號);
-
閥門卡阻(反沖洗進水閥 / 排污閥閥芯卡死,即使 PLC 指令也無法動作)。
-
解決辦法:
-
先檢查運行參數:查看進出口壓差(用壓力表復核,若實際壓差已超閾值但傳感器未顯示,需清潔傳感器)、過濾時間(確認時間繼電器是否復位);
-
測試傳感器:拆下壓差傳感器,用壓縮空氣吹凈取壓口雜質;濁度傳感器需拆洗探頭(用軟布蘸清水擦拭,避免刮傷),校準零點;
-
排查控制系統:重啟 PLC 電源,檢查程序是否報錯(如 “閥門超時”“傳感器離線”),若程序紊亂需重新導入預設參數;更換損壞的繼電器;
-
檢查閥門:手動切換閥門(如關閉電源后,用扳手轉動反沖閥閥芯),若卡阻,拆開閥門清理閥芯雜質(如泥沙、水垢),或更換閥門密封圈。
-
常見原因:
-
反沖洗參數不足(水流速過低、氣沖壓力不夠、各階段時間過短);
-
布水 / 布氣裝置堵塞(濾層下方的水帽、多孔管被雜質堵塞,反沖水流 / 氣流分布不均,局部濾層未沖洗到);
-
濾料板結(長期未反沖或原水濁度過高,濾料顆粒黏連形成硬塊,反沖無法松動);
-
反沖水源污染(反沖用水為原水而非清水,沖洗時反而向濾層帶入雜質)。
-
解決辦法:
-
調整反沖參數:按濾料粒徑(石英砂通常 0.8-1.2mm)重新設定:水沖流速 15-20m/h、氣沖壓力 0.05-0.1MPa、水沖時間延長至 4-6 分鐘(需在 PLC 中修改參數);
-
清理布水 / 布氣裝置:停機后打開過濾器人孔,拆下水帽 / 多孔管,用清水沖洗堵塞孔眼(若有頑固雜質,用軟毛刷清理,避免損壞孔壁);
-
處理濾料板結:少量板結可延長氣沖 + 水沖時間(氣沖 5 分鐘、水沖 8 分鐘);板結嚴重時需排出濾料,篩選去除硬塊后重新裝填(裝填前需清洗濾料);
-
檢查反沖水源:確認反沖管路是否接錯(需連接過濾后清水箱),若反沖泵抽原水,需重新對接管路。
-
常見原因:
-
反沖水流速過高(超過 20m/h,濾層膨脹率超 50%,濾料顆粒被水流帶出);
-
布水裝置損壞(水帽破裂、多孔管焊縫漏水,濾料從破損處進入排污管);
-
濾料粒徑不匹配(裝填時混入細砂,反沖時細砂隨水流流失);
-
排污閥開啟過早(排水階段未降至濾層頂部以下就開反沖閥,濾料被直接沖刷)。
-
解決辦法:
-
降低反沖流速:在 PLC 中下調反沖洗進水閥開度(或更換小口徑反沖泵),確保流速控制在 15-18m/h,觀察排污口是否仍有砂粒;
-
更換布水裝置:停機后檢查水帽 / 多孔管,替換破裂部件(建議備用同型號水帽,避免停機時間過長);
-
篩選濾料:排出罐內濾料,用標準篩(如 1.2mm 孔徑)篩選,去除細砂后重新裝填,裝填高度需符合設計要求(通常為罐體高度的 1/2-2/3);
-
調整排水時間:延長 “排水泄壓” 階段時間(從 1-2 分鐘增至 3 分鐘),確保罐內水位降至濾層頂部以下后,再啟動反沖程序。
過濾效果故障的核心表現是出水濁度升高、進出口壓差異常低,需從濾料、預處理、設備密封性三方面排查。
-
常見原因:
-
濾料失效(濾料使用超期,孔隙被雜質堵塞,無法截留懸浮物;或濾料粒徑過大,截留精度不足);
-
預處理缺失(原水濁度過高,如>100NTU,遠超砂濾器處理能力,濾層快速堵塞后 “穿透”);
-
罐體密封不嚴(進水口與出水口短路,部分原水未經過濾直接進入出水端);
-
反沖洗不徹底(殘留雜質導致濾層 “二次污染”,過濾時雜質隨水流帶出)。
-
解決辦法:
-
更換濾料:石英砂濾料通常使用壽命 3-5 年,若使用超期或粒徑不匹配(如設計 0.8-1.2mm,實際用 2-3mm),需全部更換,裝填后需先正洗至出水清澈;
-
增加預處理:原水濁度高時,前置絮凝池、沉淀池或袋式過濾器,將進水濁度控制在 50NTU 以下;
-
檢查密封性:停機后向罐內注水,觀察出水口是否漏水(若漏水,檢查罐體法蘭密封墊是否老化,更換耐老化墊片如丁腈橡膠墊);
-
強化反沖洗:參考 “反沖洗不徹底” 的解決辦法,延長沖洗時間或提高氣沖壓力,確保濾層清潔。
-
常見原因:
-
濾料流失嚴重(濾層高度不足,水流阻力減小,壓差降低,同時截留能力下降);
-
布水裝置堵塞(水帽 / 多孔管堵塞,水流無法均勻穿過濾層,局部短路,整體壓差降低);
-
濾料板結(板結區域形成 “通道”,水流繞開正常濾層從通道流過,阻力小、壓差低,但出水濁度高)。
-
解決辦法:
-
補充濾料:打開人孔檢查濾層高度,若低于設計值,補充同型號石英砂至標準高度;
-
清理布水裝置:拆下水帽 / 多孔管,徹底沖洗堵塞孔眼(若堵塞物為水垢,可用 5% 檸檬酸溶液浸泡 1 小時后沖洗);
-
破碎板結濾料:用竹竿輕輕搗碎罐內板結硬塊,再啟動氣水聯合反沖,若無法破碎則更換濾料。
全自動砂濾器依賴 PLC 和電動 / 氣動閥門實現自動運行,這類故障會導致系統 “失控”,需重點排查電路和部件。
-
常見原因:
-
電源故障(配電箱跳閘、電源線松動、變壓器損壞);
-
PLC 主機故障(主板燒毀、程序丟失,多因電壓波動或進水受潮);
-
人機界面(HMI)損壞(觸摸屏故障,無法顯示但 PLC 仍運行)。
-
解決辦法:
-
檢查電源:先查看配電箱總開關是否跳閘,復位后測試電壓(需為 220V/380V 額定值);檢查 PLC 電源線接頭,重新插拔并緊固;
-
排查 PLC 主機:若電源正常仍無響應,拆下 PLC,檢查主板是否有燒痕或進水痕跡,若損壞需更換同型號 PLC,并重新導入備份程序;
-
測試 HMI:若 PLC 運行正常(指示燈亮)但屏幕黑屏,檢查 HMI 連接線,或更換 HMI 觸摸屏。
-
常見原因:
-
電動閥門:電機燒毀(過載導致)、減速齒輪卡死、電源線接觸不良;
-
氣動閥門:氣源壓力不足(壓縮空氣管路堵塞)、氣缸漏氣、電磁閥損壞;
-
閥門限位開關故障(無法反饋 “開 / 關” 信號,PLC 誤判閥門已動作)。
-
解決辦法:
-
電動閥門:用萬用表檢測電機繞組(正常應導通,若斷路則燒毀,需更換電機);拆開減速箱,清理齒輪雜質并加注潤滑油;檢查電源線接頭,確保接觸良好;
-
氣動閥門:檢查壓縮空氣管路壓力(需≥0.5MPa),清理管路過濾器雜質;用肥皂水涂抹氣缸密封圈,若冒泡則更換密封圈;測試電磁閥(通電后聽 “咔嗒” 聲,無聲音則更換電磁閥);
-
限位開關:手動轉動閥門至 “開 / 關” 位置,用萬用表檢測限位開關通斷(正常應切換通斷狀態),若故障則更換限位開關。
-
定期檢查參數:每日記錄進出口壓差、出水濁度、反沖洗頻率,若壓差驟升 / 驟降、濁度超標,及時排查;
-
清潔傳感器:每 1-2 周清洗壓差傳感器取壓口、濁度傳感器探頭,避免雜質干擾信號;
-
潤滑閥門部件:每月為電動閥門電機軸承、氣動閥門氣缸加注潤滑油(電動閥用 32# 機械油,氣動閥用氣動專用油);
-
檢查濾料狀態:每 3 個月打開人孔,觀察濾料是否板結、流失,必要時補充或篩選濾料;
-
備份 PLC 程序:定期(每季度)備份 PLC 控制程序,避免程序丟失導致系統癱瘓。
通過以上分類排查,可覆蓋全自動砂濾器 90% 以上的常見故障。實際處理時,需先通過 “看(指示燈、排污口狀態)、聽(閥門動作聲音、電機聲音)、測(參數、電壓)” 初步定位原因,再針對性操作,避免盲目拆解部件導致二次損壞。